找出最有效的學習管道
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有些人在學習知識、溫習功課時,必須有絕對的安靜環境;有些人卻剛好相反,必須跟一群朋友打電話、談天,一群人你問我答,討論得愈熱烈,他的腦子似乎也跟著嘰嘰喳喳的嘈雜聲運轉起來,就像是奇蹟出現,即使沒看過書本,別人提過的重點他卻記得比自己看書來得清楚明白。
有些人在學習知識、溫習功課時,就像是老僧入定,一動也不動;可是,有些人卻像是坐在釘椅上的毛毛蟲,扭來扭去,到處遊走。如果讓他出去好好的打一場球,流一身汗,說也奇怪,別人是用腦子思考,他們卻像是用身體思考,動得愈厲害,腦子愈靈光,似乎在每一動一跳之間,就把書本裡的訊息往腦子裡送了。
有些人學習時會乖乖的攤開課本,逐字逐句的念;有些人念書卻像在舉辦個人演唱會一樣,一面聽音樂,一面手舞足蹈,有時還把學習的內容編成歌詞,才能記得起來。
把蛋擺在不同籃子裡
人類腦子的運作功能,與牛、羊這些草食動物的胃一樣,進入腦內的訊息知識就像在胃裡的牧草一樣,必須在生活裡時時吐出來反芻、咀嚼,才有可能完全消化、吸收。每一次有某個特定的刺激出現時,腦內會產生微妙的化學與生理變化,啟動一群腦神經細胞一起運作。可是,要形成一個可運用長期存在的思考網路,就要靠持續不斷的刺激,也就是人類學習的另一個法則——反覆。在一次次的反覆運用、思考、理解中,知識才能由海馬回慢慢的輸送到不同區域的大腦皮質層,形成不會被輕易刪除掉的腦神經思考網路。
在這裡有個非常關鍵的字眼——「不同區域」的大腦皮質層,人類的腦子裡沒有一個集中管理的長期記憶資料庫,也沒有記憶晶片,我們學習來的成果,都分門別類的儲存在不同區域的大腦皮質層。
大腦皮質層的儲存原則,其實非常簡單易懂。訊息是藉由哪個管道接收進入到腦內,這個訊息通過層層篩選、處理之後,還是會回歸到原來的區域,例如,視覺圖形的記憶就儲存在主管視覺的枕葉;音樂聲音方面的記憶儲存在主管聽覺的顳葉;運動方面的技能則儲存在小腦裡。而「事件記憶」的提取,是由不同的大腦皮質層來提供所儲存的資訊,重新組合而成。所以,時日愈久,經過了生活歷練的洗禮與情感的催化,它的排列組合往往與原貌不盡相同,甚至大大的走樣。
多元智能與腦子的學習
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家高德樂教授在西元一九九三年提出,人有著多種不同的智能,而且每個人每天都不自覺的用自己最擅長的智能來作為學習管道,例如運動、音樂、小組討論、繪圖、邏輯思考……。因此,他提醒所有教育工作者,設計教學方案時不能像以前只著重在單向解說,要顧到許多必須利用不同學習管道來學習的孩子。
許多學者也發現,人們不但利用優勢的多元智能來作為學習的管道,而且,這些不同的管道正是他學習最有效率的捷徑。
現在,就請你與孩子一起來完成左邊這個適合學齡後、不同年齡的多元智能評量表;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學習管道,還有可以運用的學習捷徑。
多元智能評量表(上)
請勾選出能描述你的項目,並將每一項的總分記錄下來。
語言文字智能
1.能用言語與人分享想法、感受,做有效的溝通。
2.能豐富、靈活的運用詞彙。
3.能用書面文字表達、抒發自己的想法。
4.不需要反覆摹擬練習,能寫出生字。
5.能在文字或是口語表達中運用譬喻、隱喻。
6.有辦法了解故事、笑話內容,具有幽默感。
7.能自我創作,或是書寫相關事件故事。
8.具有閱讀能力。
9.能做多元文字分析。
10.能體會故事、小說或詩詞中作者想要傳遞的信息、想法或意境。
11.有正式公開演說的技巧。
記分法
勾選題號:1.2.4.68.10.者,每一題各得一分。勾選題號:3.5.7.9.11.者,每一題各得兩分。
數理邏輯智能
1.能藉由實物做粗淺、抽象的類推。
2.能做學校指定的數學方程式與計算。
3.能試著用不同的方法、角度來解決問題。
4.能做出類推、評斷式的邏輯思考。
5.認識現實生活中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,並知道它們的關鍵。
6.能利用廣泛概念的資訊,做抽象的思考。
7.面對陌生的物品,能以邏輯理能力找出操作方法。
8.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能探索找出原本不了解的知識。
9.喜歡做數學的演算邏輯推理,或是實驗;喜歡探索事情發生的原由。
10.自己研發出數種不同的思考模式,並能靈活運用它們。
11.了解多種數學演算與邏輯思考模式。
記分法
勾選題號:1.2.4.5.7.9.者每一題各得一分。勾選題號:3.6.8.10.11.者每一題得兩分。
視覺空間智能
1.能自我創作簡易的繪圖、線條、影像、模型。
2.能藉由藍圖、圖表、模型汲取知識。
3.能藉由不同的角度來了解、認知一個物品或景象。
4.喜歡用雙手組合操縱物品。
5.知道如何閱讀地圖,並能了解長度、距離和其他代表標誌。
6.能藉由繪圖、寫生、雕塑,重現原貌。
7.能認知並能重作出物品空間的深度與多元角度的呈現。
8.能藉由代表的標誌,繪製地圖,給予正確的指示。
9.能藉由藝術抒發表達自己的想法、感受。
10.認識多種多元的色彩,並可以做出巧妙的搭配、融和。
11.能運用豐富的想像力,運用腦中的影像、圖形做出實況的摹擬。
記分法
勾選題號:1.3.4.6.8.10.者每一題各得一分。
勾選題號:2.5.7.9.11.者每一題各得兩分。
限於篇幅,今天先刊出三個評量表,下週三將繼續刊出另外五個,並說明各種不同智能優勢的人最適合的學習方式。
多元智能評量表(下)找出優勢智能
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本文提供八種多元智能的評量項目,上週已刊出三種,今天繼續刊出五種,請讀者耐心作答,勾選出能適切描述你或孩子的項目,並且計算分數。
自然觀察智能
1.有辦法借助以往所學的經驗,來判別、分類新接觸的生物。
2.喜歡動手操縱把玩大自然界中的東西,或是與動物玩耍。
3.認識不同族群的動植物,並能將其分門別類。
4.喜歡辨識、了解大自然中的動植物。
5.喜歡藉由個人親身的接觸(如觸摸、飼養、種植),來了解動植物。
6.有辦法去接觸、了解、訓練、親近動物。
7.能專注於記憶各種不同動物的特質。
8.能用正規與非正規的方法,來了解不同類別生物間的關係。
9.能專注於記憶各種不同植物的特質。
10.善用大自然資源,如農作、栽種、養育動物。
11.喜歡認識並親近日常常見的動植物。
記分法
勾選題號:2.4.5.7.9.11.每一題各得一分。勾選題號:1.3.6.8.10.每一題各得兩分。
音樂節奏智能
1.有辦法重複,摹擬某些特殊的聲音、音調。
2.了解各種不同的音樂、曲風、旋律的重要性與影響力。
3.能把不同的曲調、節奏、聲音,與情緒做結合與聯想。
4.喜歡不同的曲風或是特殊的旋律、節奏。
5.了解樂理與所有特殊代表的圖形標誌。
6.藉由學習或原創,有辦法創作出不同的節奏。
7.能辨識出多種不同的曲調與節奏。
8.有辦法重複、摹擬某些曲調與節奏。
9.有能力藉由音樂、旋律來表達、抒發想法與感受。
10.藉由學習或原創能作出不同的歌曲、旋律。
11.能辨識並對各種不同的聲音、音調著迷。
記分法
勾選題號:1.3.4.7.8.11.每一題各得一分。勾選題號:2.5.6.9.10.每一題各得兩分。
身體律動智能
1.能表演出不同難度、複雜的肢體動作,如:體操表演、舞蹈。
2.有辦法從事創意的肢體活動,或發明創新的活動。
3.有生活自理能力,例如扣紐扣、拉拉鍊、繫鞋帶。
4.有辦法從事動手操作的工作,例如使用剪刀、捏黏土、畫圖等。
5.能利用肢體表演出不同場景、情境、想法、概念。
6.可以做出協調的肢體動作,如溜冰、騎腳踏車、游泳等。
7.能夠有創意的運用肢體,例如表演默劇、舞蹈。
8.可以利用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,來適切的表達心中所思所想。
9.能做出不同難度、複雜的肢體動作,如運動競賽。
10.喜歡各種不同的體能挑戰、肢體動作,以及一般肢體動作。
11.有辦法從事不同目標的行動,以得到心中所願。
記分法
勾選題號:3.4.6.8.10.11.每一題各得一分。勾選題號:1.2.5.7.9.每一題各得兩分。
人際社交智能
1.有辦法協調、解決團隊中的衝突。
2.具有基本的與人妥協的策略和模式。
3.能建立除了家人之外的同儕友誼關係。
4.了解作為一個團體的成員該扮演的角色及要件。
5.有辦法勝任各種不同社交場合該扮演的角色。
6.具有與人溝通的簡易模式或策略。
7.有成熟的社交技巧,能與喜歡及不喜歡的人合作。
8.認識與接納生活中關係親密的人(如親戚朋友)。
9.能敏銳的覺察人們的中心思想、看法、原動力等。
10.有辦法模仿他人說話的語氣、語調和表情。
11.能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,了解別人扮演的角色。
記分法
勾選題號:2.3.6.8.10.11.每一題得一分。勾選題號:1.4.5.7.9.每題得兩分。
個人內省智能
1.能注意到及表達出個人各種不同的心情與情緒。
2.了解個人的行為如何影響到周遭人們的人際關係。
3.有辦法掌控自我的情緒、心情與心境。
4.追求探索個人的價值觀、人生目標與人生哲理。
5.有辦法分辨、了解、回答個人喜惡這類的問題。
6.能自我評估並學會欣賞、接納自己獨特的特質。
7.積極探尋「我是誰」。
8.有辦法把各種不同的情緒、心情以及特有的情境結合。
9.關心於追求多種讓自己內在不斷成長的技巧。
10.渴望追求獨立自主。
11.運用高度的邏輯思維來解決、面對問題。
記分法
勾選題號:1.2.5.6.8.10.每題得一分。勾選題號:3.4.7.9.11.每題得兩分。
完成評量表之後,請把每種智能所得的分數,圈選在該項智能線所標示的數字上,然後把每項智能的數字用線條連接起來,找出分數比較高的項目,就是你或孩子的優勢智能。請保留統計分數,我們將從下週三起逐一說明各項智能的特質、專長,以及適合的學習方法。
畫張圖 動一動 學習更有效
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有些孩子對圖象的理解能力特強,師長與其說一大套理論,不如畫一張圖表給他看;有些孩子就是愛動,適時的讓他們動一動,對他們的學習特別有幫助。今天要介紹的,就是「視覺空間智能」與「身體律動智能」較強的孩子該怎麼教。
視覺空間智能
具有視覺空間智能的人,喜歡圖畫、影片、圖表,通常會藉由影像來呈現他們的思考、想法,也會借重圖形、色彩、繪畫來吸收知識、獲得資訊。
專長:喜愛拼裝模型、拼圖;能夠繪製、解析圖表;有好的方向感;藉由素描、繪圖、創作來抒發情緒,表達內心的想法;能夠設計、操縱、建構、修理模型;能夠欣賞、體會圖形創作。
可以發展的領域:雕塑家、陶藝家、藝術創作者、建築師、室內設計師、服裝設計師、工程師、領航員等。
有利的學習方法
「一幅圖畫勝過千言萬語」,對具有視覺空間智能的人而言,這個描述更是精確。色彩、線條、圖形、表格,對他們而言,比冗長的文字來得有意義,更能增強他們的記憶與思考能力。
一張歷史的年代表,比白紙黑字的陳述來得有成效。搞不清楚的加減乘除,用圖畫和圖表來教授,他們馬上就能理解。豐富的想像力和邏輯思考,可以用漫畫和卡通來表現。
還有,對視覺空間智能高的人而言,最佳的學習利器就是「心智地圖學習法」,可以運用在所有課內和課外的學習,包括筆記整理、生活規畫、研究報告等。這是目前歐美各國的教育體系中,運用最廣的一種學習方法,幾乎從小學一年級開始,老師就會教學生如何運用這個結合圖形、文字、邏輯的學習法,來整理課業,做讀書報告、寫日記、應付考試。它也是我讀書、做研究的最佳學習祕密武器,也幫我節省了許多學習的精力和時間。
身體律動智能
具有身體律動智能的人能靈活的操作物品,可以優雅的掌控肢體動作。他們可以藉由肢體動作來表達、抒發自己的想法與情感;有很好的平衡感與手眼協調,他們也可以藉由肢體的活動來收集資訊、記取知識。
專長:擅長舞蹈,身體動作優雅、協調,精細肌肉的運用靈巧,可以做出精密、準確的動作;至少精通一項運動;能夠精準微妙的模仿他人的動作與臉部表情。
可以發展的領域:運動家、舞蹈家、外科手術醫師、手工藝老師、木匠、演員等。
有利的學習方法
研究結果指出,從幼稚園階段到小學中低年級,孩子運用視覺空間與身體律動來做學習是最具成效的。
把身體律動運用到學習上,可以從最簡易的每十五分鐘站起來伸一下懶腰,做一些簡易的伸展動作,到用身體來寫大字、角色扮演、團體競賽、舞蹈、手語、動手操作、親身體驗、尋寶遊戲;滿足了孩子需要蹦蹦跳跳、發泄精力的特質,也提升了他們的學習效果。
有系統學習時間規畫
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腦子最原始的功能是生存,並確保人類的基因能持續的在地球表面延續,而不是課業的學習與生活的籌畫。因此,所有關於學習的知識、技巧,就完全要靠後天有系統的教養、培育才行。許多老師和家長們可能會經常抱怨心不在焉先生,督促拖拖拉拉小姐,指責他們不會規畫時間,老是把功課拖到最後一分鐘才做,或是摸到夜深了,每樣該完成的功課還停留在「半成品階段」。這時,請這些師長先暫停一下絮叨不斷的嘴巴與緊盯著孩子不放的眼睛,靜下心來,思考一下,除了採取緊迫盯人的策略和嘮叨政策外,我們可曾花費時間、精力來教導孩子,每天檢視老師所規定的課業和自己喜歡從事的活動,還有每天可運用的時間有多少,然後學習規畫時間,在課業與興趣、娛樂間,取得一個平衡點,最後在取捨之間,擬定一個合理的進度,然後確切執行?
如果師長從未教過這些規畫的技巧和方法,難怪孩子個個都成了「你說一聲,他動一下」的被動學習者。
在競爭激烈的二十一世紀,時間規畫是腦子的前額葉不能不建構的思考網路。
以下的方法,可以幫助讀者教導孩子養成規畫時間的好習慣。
(一)了解課後可運用的時間
家長可以運用市面上販賣的行事曆,先把孩子每週才藝班、課外活動的固定時間,填在表格裡,讓孩子了解他每天從學校回來之後,有多少可以運用的時間,再考慮如何規畫。
(二)一起規畫時間表
陪孩子一起比照聯絡簿與課程表,討論如何運用下課有限的時間,妥善安排時間完成學校的作業和自己喜愛的活動。
(三)切實執行時間表的規畫
這是善用時間、養成良好習慣最重要的關鍵期。尤其是最初的幾個星期,孩子往往會錯估自己必須花費在課業上的時間,而無法確切的掌握自己預計的進度。還有,因平日被父母督導、催促慣了,突然之間有了支配權,往往流於擬定計畫是一回事,能不能實際執行又是另一碼子事。結果,這個時間規畫的習慣養成,只變成白忙一場的鬧劇。
在實行初期,如果孩子是低年級的小朋友,父母可以趁著二十分鐘的休息時間,與他檢討一下進度,督導一下他的功課,確定孩子能實際貫徹他擬定的時間進度表,討論一下未來擬定、規畫時,必須注意改進的地方。至於中高年級的孩子,可以選擇半小時到一小時做一次提醒,並且確認、檢討、改進他的時間規畫。
(四)學習獨立自主
這個方法實行了三四個星期之後,孩子大致都有辦法掌握住規畫的技巧和能力,也慢慢的培養了良好的習慣。這時家長就必須慢慢退居到監督的角色。讓孩子自己做規畫,以養成他獨立自主的個性,以及有條理的規畫、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。
(五)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
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非常不容易,在實行的期間,孩子難免會出現怠惰、敷衍了事的態度。這時,很容易回到以前「催促一下,孩子動一下」的被動學習模式。其實,最好的方法也是家長最難做到的方法,就是讓孩子承受一兩次因為自己的「拖」而造成的不良後果,這痛苦的經歷,比父母的嘮叨、恐嚇、說教,都來得有效。
往往為了要養成孩子一個良好的習慣,父母親要耗費許多的心力和智慧;可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,就成了孩子一輩子受用無窮的寶藏,尤其是做好個人的生活規畫,還有確切執行力,更是決定一個人未來成功的最佳基石。
在此期勉所有為孩子的「拖」字訣感到苦惱的家長們,千萬不要放棄,試試看我們提供的方法吧!
善用學習黃金期
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一封來自臺中讀者的信,詢問腦內零到十三歲「記憶黃金期」的問題。回答這個讀者的問題之前,必須要先了解「記憶」是如何在腦內形成的。
看過了阿湯哥主演的科幻片「關鍵報告」之後,大家可能會以為人的腦子裡有個記憶庫,人生的每一個過程,都被細心的拷貝在晶片裡,安安穩穩的儲藏在這個記憶中心,只要你想用,想要印證過往的種種,只要輕輕按下特定的按鈕,這個晶片就會主動跳出來,放在放映機裡,供你觀賞回味。
可惜,在真實世界裡,腦子裡並沒有一個特定的記憶中心,也不會製造出新的腦細胞,像晶片一樣來儲存某一個特定的新記憶。而是對於每一個新的學習,腦子都會產生微妙化學和生理變化,啟動某些特定的腦神經元,在一次又一次的反覆刺激之後,這些腦神經元開始形成守望相助的連鎖作用,形成互通訊息的網路。於是,一個特定的記憶網路就悄悄成形。
當然,這個記憶網路也不可能像記憶晶片一樣單獨成立,它會因為腦子不停接收新的訊息,學習新的知識而改變。當一個新的訊息進入到腦中時,主宰短期記憶的海馬回,就急急忙忙的在大腦皮質層尋找出類似的經驗,啟動它的記憶網路,以結合新的訊息和新的學習成果,然後再來個大整合,伸展出新的突觸,架構出新的思考網路,再儲存進原有的憶網路中,因而擴大了原有記憶網路的版圖,增加它的複雜度。
知道了我們腦內記憶是如何在腦內形成之後,就可以知道,不求理解的強行背誦,也可以一次又一次在背誦中啟動了某些特定的腦神經元,而形成一個特定的記憶網路。可是,「理解」卻能讓海馬回在大腦皮質層裡找出類似的經驗,啟動原有記憶網路,結合新的訊息和學習成果,因而擴大了記憶網路的版圖,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,去追求更深更廣的學問,在未來的學習上,能觸類旁通,舉一反三,做獨立有原創的思考,成為一個知識的擁有者,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存檔機。
因此,不求甚解的強行背誦與理解意義的學習,它們之間的差別,就在於腦內是否能形成一個龐大複雜的思考網路,還是訊息零星單獨成立的記憶單位。
至於人類的嬰幼兒在出生時,腦子尚未完全成熟,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,某些特定區域的神經元會急速的伸展出突觸,髓鞘化突觸所延伸拓展出來的版圖。在這個特定的階段,學習特定區域腦神經元所主宰的技能,通常學習成效較能事半功倍,也比較能精通熟習,通常我們稱這個特殊階段為「黃金學習期」,或是「學習敏感期」。
人類語言學習的黃金期,是由出生開始到十二歲左右。這一段漫長的歲月,讓我們能藉由親密的言談互動,大量的閱讀,靈活的書寫、創作,團體的討論,演說、辯論裡,奠定下良好的語言基礎。如果完全錯失了語言的學習黃金期,才開始學習語言,就錯失了學習語言的句型架構、文法的關鍵期。
當人們學習第二種語言時,也必須借助第一種語言聲音傳送的腦神經通道。如果等到十二歲語言黃金學習期後,才開始學習第二種語言,不但會比較吃力,而且也比較難去除原來母語中的口音與語調變化。
人的腦子時時刻刻在生活中追尋「意義」,歸納可以依循存活的模式。強行背誦是學習的方法之一,但是給予腦子「意義」,才能維持住腦子持續不懈追求學問的原動力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