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有系統學習時間規畫
文/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

腦子最原始的功能是生存,並確保人類的基因能持續的在地球表面延續,而不是課業的學習與生活的籌畫。因此,所有關於學習的知識、技巧,就完全要靠後天有系統的教養、培育才行。


許多老師和家長們可能會經常抱怨心不在焉先生,督促拖拖拉拉小姐,指責他們不會規畫時間,老是把功課拖到最後一分鐘才做,或是摸到夜深了,每樣該完成的功課還停留在「半成品階段」。


這時,請這些師長先暫停一下絮叨不斷的嘴巴與緊盯著孩子不放的眼睛,靜下心來,思考一下,除了採取緊迫盯人的策略和嘮叨政策外,我們可曾花費時間、精力來教導孩子,每天檢視老師所規定的課業和自己喜歡從事的活動,還有每天可運用的時間有多少,然後學習規畫時間,


在課業與興趣、娛樂間,取得一個平衡點,最後在取捨之間,擬定一個合理的進度,然後確切執行?


如果師長從未教過這些規畫的技巧和方法,難怪孩子個個都成了「你說一聲,他動一下」的被動學習者。


在競爭激烈的二十一世紀,時間規畫是腦子的前額葉不能不建構的思考網路。


以下的方法,可以幫助讀者教導孩子養成規畫時間的好習慣。


(一)了解課後可運用的時間 


家長可以運用市面上販賣的行事曆,先把孩子每週才藝班、課外活動的固定時間,填在表格裡,讓孩子了解他每天從學校回來之後,有多少可以運用的時間,再考慮如何規畫。


(二)一起規畫時間表


陪孩子一起比照聯絡簿與課程表,討論如何運用下課有限的時間,妥善安排時間完成學校的作業和自己喜愛的活動。


(三)切實執行時間表的規畫 


這是善用時間、養成良好習慣最重要的關鍵期。尤其是最初的幾個星期,孩子往往會錯估自己必須花費在課業上的時間,而無法確切的掌握自己預計的進度。


還有,因平日被父母督導、催促慣了,突然之間有了支配權,往往流於擬定計畫是一回事,能不能實際執行又是另一碼子事。結果,這個時間規畫的習慣養成,只變成白忙一場的鬧劇。


在實行初期,如果孩子是低年級的小朋友,父母可以趁著二十分鐘的休息時間,與他檢討一下進度,督導一下他的功課,確定孩子能實際貫徹他擬定的時間進度表,討論一下未來擬定、規畫時,必須注意改進的地方。


至於中高年級的孩子,可以選擇半小時到一小時做一次提醒,並且確認、檢討、改進他的時間規畫。


(四)學習獨立自主


這個方法實行了三四個星期之後,孩子大致都有辦法掌握住規畫的技巧和能力,也慢慢的培養了良好的習慣。這時家長就必須慢慢退居到監督的角色。讓孩子自己做規畫,以養成他獨立自主的個性,以及有條理的規畫、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。


(五)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


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非常不容易,在實行的期間,孩子難免會出現怠惰、敷衍了事的態度。這時,很容易回到以前「催促一下,孩子動一下」的被動學習模式。


其實,最好的方法也是家長最難做到的方法,就是讓孩子承受一兩次因為自己的「拖」而造成的不良後果,這痛苦的經歷,比父母的嘮叨、恐嚇、說教,都來得有效。


往往為了要養成孩子一個良好的習慣,父母親要耗費許多的心力和智慧;可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,就成了孩子一輩子受用無窮的寶藏,尤其是做好個人的生活規畫,還有確切執行力,更是決定一個人未來成功的最佳基石。


在此期勉所有為孩子的「拖」字訣感到苦惱的家長們,千萬不要放棄,試試看我們提供的方法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mo 的頭像
    mimo

    隨手筆記

    m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