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孩子 講不聽…管不動…

先約定並講清楚遊戲規則,就可減少不必要親子衝突。
記者趙文彬/攝影

【聯合晚報╱謝蕙蓮】

「跟你說過多少遍,叫你別闖禍!你怎麼都講不聽?」「你什麼時候才會成熟一點?」「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嗎?你是自作自受…」

說起小孩不聽話,不少父母都有滿肚子牢騷。在郵局上班的陳太太,大女兒已經國一,開始進入青春期。最近半年多,她發現女兒愈來叫不動,情緒也一天比一天多。

才念她幾句就開始頂嘴 動不動就哭

她說,以前女兒很黏她,晚上看電視總愛擠在她旁邊,連講話都要拉拉她的手,或是摟著她的腰。到了假日,不論是到郊外走走,或是回家看爺爺奶奶,一向都是全家總動員。

但女兒升上國中後,愈來愈不愛和父母出門,經常自己約了同學外出。好幾次她興高采烈說:「這個周末我們去…」,話還沒說完,女兒就搶話:「我不能去,我約了xxx」;有時假日沒出門,女兒也經常一個人關在房裡。「常常念她幾句就開始頂嘴,動不動就哭…」

「也不知道她是真的在作功課,還是在上網、看課外書」。陳太太說,她最不能忍受的是,經常到了吃飯時間,大人怎麼叫,女兒嘴巴應「好」,但人就是不出房門。「叫她吃飯,經常要三催四請」、「功課明明寫不完,卻一下子看課外書,一下子看電視、上網」。

「我是連講都不敢講!」公務員張先生的兒子已經高二了,學校成績滿江紅,重要主科幾乎都不及格。眼看明年就要考大學,但兒子一到假日,還是照樣呼朋引伴、一整天不見人影。

「同學說的是聖旨 爸爸說的是狗屎」

 張先生說,有時他看不下去,多說了幾句,兒子還會不不耐煩抱怨他:「你真的很囉嗦…」,接著掉頭進房間,或是乾脆外出。張先生很無奈:「他都長得比我高了,我還能怎樣」、「同學說的都是聖旨,我說的都是狗屎」。

大小孩情緒多,很多父母管不動甚至不敢管。就連小小孩,也讓不少新手爸媽大嘆「現在的小孩都講不聽、很難教」。

陳小姐就對4歲的兒子很頭痛,「叫他不能進廚房,他就跑去浴室玩水」、「每次都告訴他玩具玩完要收好,他從來不收,丟了一地」、「告訴他燈泡有電不能碰,可能會觸電,他偏要摸一摸」。

孩子不聽話、管不動,有的爸媽甚至無助到送孩子接受行為治療。台灣兒童潛能發展協會祕書長張旭鎧,就碰過不少家長或老師認為不聽話、管不動的小小孩,經過評估,發現除了極少數因為發展遲緩或統合能力較差需要治療,其他在他看來「都是溝通問題,幾乎都不需要治療」。

他曾經診治過一名小學四年級學生。小男生因為發展遲緩,統合能力也有問題,反應比一般學生慢。經常,老師上課已經進行到第二題,他才對第一題作出反應;長期的「慢半拍」,讓老師誤以為他是「故意搗蛋」、「不聽話」。

生理因素造成的慢半拍,卻被老師誤會不聽話、愛搗蛋。有一次老師又因故要處罰他,小男生情緒終於爆發,伸出手對著老師大叫:「你打啊!你打死我好了!」。

「現在的孩子已不再是以前的孩子」

 張旭鎧說,即使是兩、三歲還包著尿片的小小孩,也有自己的情緒和個性。像他才三歲的小兒子,想吃什麼就一定要吃到。媽媽辛辛苦苦煮好飯,他卻吵著要吃麵包;明明前一天講好,隔天早餐吃稀飯,看到稀飯卻吵鬧要喝豆漿。

碰到小孩不聽話、講不聽,張旭鎧建議家長,不管家中小孩年紀大小,「把小孩當成有特殊人格的個體」、「就像公司新進同事」,凡事先作好溝通、定出規則;就算真的要打罵,也要有技巧。

他提醒家長,「現在的孩子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孩子,家長也不能當以前的家長!」,面對小孩不聽話,「千萬不要大呼小叫,罵個不停!」

 

 
多陪伴、多聽孩子說話,是讓小孩聽話的好方法。

【聯合晚報╱謝蕙蓮】

「先不要衝動開罵,寫下來吧!」面對愈來愈多家長感嘆孩子不聽話、管不動,台灣兒童潛能發展協會祕書長張旭鎧對家長提出四字箴言:「多寫,少說」。

張旭鎧說,還沒上學的小小孩,根本不知道什麼叫「體諒」,這個年紀的小孩,所有情緒和行為反應,都是出於生理需求,家長不能要求太多,溝通也要多花點技巧。

和小小孩這樣溝通:

例如小小孩意見最多的飲食問題,他建議家長在詢問小孩想吃什麼時,最好能配合使用圖卡,確定小孩說的、和大人想的,是相同的東西。才不會前一刻小孩明明說好吃麵麵,食物端上桌才發現孩子想吃麵包,弄得親子不歡。

和小學低年級這樣約定:

等小孩上了小學之後,他建議親子雙方不妨比照大人,訂出「行事曆」,約定每天放學後,幾點寫功課、幾點看電視、打電動、看課外書,每天幾點洗澡上床睡覺,都能行諸文字。對於特別挑嘴的小孩,張旭鎧甚至建議:「讓他自己擬菜單」。

當小孩、大人共同談定一周菜單或行事曆後,張旭鎧提醒:「雙方一定要簽名畫押」,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檢討修改一次。他表示,共同訂菜單、訂行事曆,除了可以讓小孩對自己的生活表達意見,也可以養成孩子負責任、守規定的生活態度。只要從小養成習慣,「家長以後就輕鬆了!」

張旭鎧說,在小學低年級階段,家長最常抱怨的,就是小孩不好好寫功課,東玩西玩。他建議,不妨買個倒數計時碼錶,規定小孩「十分鐘要寫完三行字才能休息五分鐘」,只要配合作到,家長就遵守諾言。

和小學中年級這樣講:

 到了小學中年級,可以用獎賞或減少勞務作為獎勵。例如功課在規定時間內寫完,可以「多看半小時課外書」、「不必幫忙收碗筷」…等,但他強調「獎勵必須等值」,而且不能太偏重物質報酬。

和青春期孩子這樣談:

等進入青春叛逆期或面臨升學時,張旭鎧建議更要為小孩訂出行程表。尤其面臨升學壓力的國中生,每天要複習的科目很多,每天幾點到幾點念哪一科,家長不妨一一寫下來,「孩子有遵循方向,家長也輕鬆!」

他也建議親子平常多寫電子郵件連絡感情。尤其當孩子犯錯,或是瞞著大人偷偷交往男女朋友時,「千萬不要急著衝出去罵人,先靜下心寫電子郵件,正好可以沈澱情緒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